丁宇 | DING Yu

读《天黑以后》和《海边的卡夫卡》有感

最近一口气连续读了这两本村上的书:《天黑以后》和《海边的卡夫卡》。

《天黑以后》

《天黑以后》和我读过的村上的其它作品有很大的不同,从表面上看起来,它所描述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仿佛只是日常生活中截取出来的一个片断而已,所以在看完最后一章后,我脑海中总是联想起贾樟柯的《世界》(这部电影中也以同样的方式讲述了几个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在两部作品中,你都很难看到通常意义上的起承转合和跌宕起伏,情节像拥有多个支流的、静静流淌的小溪一样,沿着不同的方向铺展开去。

然而,“我们以为目睹的东西,很可能只不过是我们的错觉”(第八章,第11段),在经过了一整夜的经历后,会讲中国话的女主人公浅井玛丽似乎最终领悟了姐姐浅井爱丽的心理,以独特的方式表现了自己对她的爱,这一被文学评论家称为“再生”的举动,才是整篇小说真正的主线。不过我个人并不十分理解“再生”的含义。

此外,正如译者林少华先生在序言部分所指出的那样,书中白川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不再是‘绝对恶’”的恶、“超出善恶标准的、甚至超出了恶的恶”,才是现代社会中最为可怕的恶!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白川式的”恶有很多种表现形式,除了书中所描绘的那样外,至少还包括:1)人性的恶,典型如当面一套背后一套;2)中庸的恶,典型如随着其他人一起闯红灯。

《海边的卡夫卡》

《海边的卡夫卡》的结构和叙事方式同村上早期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非常相像: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故事在小说的奇偶章节间平行展开,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故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逐渐显现出来,并在小说的中后部进行了某种程度的重合。

我第一次读到《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时,被这一独特的写法所强烈吸引,在读完全作并理解了两个故事间的关系后大呼过瘾!在《海边的卡夫卡》中,这种笔法得到进一步扩展,小说开篇的几章甚至让人产生三个故事并行发生的错觉,只是读到后来才发现,其中的两个故事实为不同时空并具有因果关系的一体,让人不由得感叹村上纯属的写作技巧。这可以说《海边的卡夫卡》与《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第一个较大不同。

两者之间的另外一个显著不同在于,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两个故事之间的关联是隐形的:其中一个故事所发生的世界,位于另一个故事中男主角的内心之中;一个故事中所拥有的种种人物、语言和事件,是另一个故事中世界的投影和映射。简言之,两个世界的这种暗喻式的联系是要靠读者自己去发掘与领悟的。而在《海边的卡夫卡》中,甲村图书馆成为了两个世界交叉的点,原本不相干的种种人物和事件,都于此相互交错和影响。老实说,这样的安排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未曾想到过的,非常出乎意料。现在想来,这样的写法却更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因两个世界交叉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产生某种程度的担心、不安甚至惶恐-尤其对于读过《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读者更是如此。

第三个不同,就是相比较于《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村上的笔触显得更加内敛,隐喻愈发深沉,论理的部分也增加不少,我相信这是由于年龄的增长而自然而然出现的一种现象。

最后从《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引述一句来收尾:“有的东西不过很久是不可能理解的,有的东西等到理解了又为时已晚。大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在尚未清楚认识自己的心的情况下选择行动,因而感到迷惘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