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 | DING Yu

满洲中央银行

1

查看《你不知道的满洲国》系列文章的目录:http://dingyu.me/blog/manchukuo-1

2

以下摘自日记,有修改。

今天去了人民广场的人民银行。进去以后惊呆了—太气派了!

我走南闯北也算是见过不少气派的银行,但气派到如此地步的绝对是第一次见!

银行的大厅层高很高,分上下两层,办公区看起来都在一层,二层只有沿着四周墙壁的一圈,好像室内的露台。

银行里面的布局和陈设基本都是过去的。柜台和现在那种用玻璃隔开的样式完全不同。台面很矮,上面摆着一排带有金属底座的球形灯,柜台前有给顾客准备的座位。大厅里有不少供人休息的沙发,和写字用的桌子,看材料似乎都是汉白玉(或某种石材)。

要说明的是,这里是不让拍照的。我于是和保安闲谈起这座建筑的历史,说了一会儿保安很同情我,告诉我偷偷地拍两张,不要让别人看到。于是我装作散步,在根本没有看液晶屏的情况下猛按快门,回来一看大概只有这张还凑合:

满洲中央银行内部,2015年

作为对比,这是当时的样子:

满洲中央银行内部,30-40年代

看书得知,大厅中有28根石柱,材料是来自冲绳的天然大理石,地面铺的则是意大利进口大理石。整个建筑每层楼的地面都用钢筋并排拉制,总共使用钢筋5090吨,占满洲国全部建设工程用量的一半。建筑因此极为坚固,即使遭到轰炸也不会被破坏。国共内战时中央银行曾被炮击,但安然无恙。

4

满洲中央银行的建筑风格是当时日本比较流行的欧洲文艺复兴式,而非更贴近满洲国文化的兴亚式。考虑到满洲国讲求的是日朝蒙满汉五个亚洲民族的协和,并且政府部门的厅舍设计基本都是兴亚式,满洲中央银行采用欧洲风格恐怕是设计师西村好时没有深思熟虑的结果。

满洲中央银行外部,30-40年代

满洲中央银行外部,30-40年代

这是现在,连个拍照的落脚点都没有,再看乱七八糟的前后景,城市规划和建筑水平高下立判:

满洲中央银行外部,2015年

5

满洲中央银行花了1000万满洲国货币才部分建成,是满洲国国务院(现吉林大学医学院基础楼)造价的四倍。

说部分建成的原因是,当时由于经济拮据,即使花了1000万也只完成了一期工程,左侧的二期大楼是1983年兴建的。

朋友问我这1000万满洲币是什么概念?我顺手查了一下。1935年11月满洲国和日本宣布两国货币等价,即1000万满洲币等于1000万日元。

但是满洲中央银行于1934年开始兴建,当时满洲币的币值要高于日元,直到一年后,因为白银价格震荡,而且为了实现满日经济一体化,满洲币才放弃了银本位,转而用金本位并与日元等价。

也就是说,实际上1000万满洲币的价值要高于同等数量的日元。但到底高多少,我就没有仔细查了。这里就假设两者等价、工程造价就是1000万日元好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1000万日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这个倒是不难。首先找到当时的汇率。可见在1934年,1美元等于3.37日元,那么1000万日元就是2967359美元。

然后根据通货膨胀计算现在的价格,换算过来就是52785721美元。

最后按照现在的汇率算一下人民币的价格:52785721 * 6.1 = 321992898.1。也就是差不多3.2亿人民币。

这么看起来,满洲中央银行的造价似乎也不是特别高。我开始以为这是满洲国刚成立比较穷的缘故,后来读《伪满洲国首都规划》时发现,1932至1936年间,满洲国国都建设局在长春市内征地,平整后卖给市民用作建筑用地,每平方米才1.5日元,相当于现在的48元人民币。而2015年,长春市中心的土地价格大概为每平方米1万元人民币。所以,满洲中央银行的实际造价应该高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