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 | DING Yu

《Zen of Palm》读书笔记-4. 设计实践(中)

上一篇:《Zen of Palm》读书笔记-3. 设计实践(上)

实用的创新:去掉一切不相关的东西

在书的第14页有这样一段话:

  • 发现问题;
  • 找出最简单的解决方案;
  • 去掉一切不相关的东西。

在产品设计中,由问题得到需求再由需求得到功能,是一种很典型的做法,也有很多相关的讨论。然而这段话真正让我感兴趣的却是第三句:“去掉一切不相关的东西(Get rid of everything else)”。虽然我们很难定义到底哪些是和核心需求相关的、哪些只和附带需求有关,但在决策时保持上述的态度和基线,并尽量地做出相应的努力,却是尤为重要且可贵的。

挖掘需求

那么,到底如何挖掘需求呢?《Zen》一书并没有也不可能给出完整的答案,因为这个话题无论从广度上而是深度上都远远超出了此书的范围。它只是泛泛地谈了一些方法,如研究人员应以更多的问题来面对用户模糊的答案等,类似的方法我在专讲访谈技巧的“绝望主持人”系列文章中都曾提到过。

无独有偶,我前天在逛书店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名为《软件需求最佳实践——SERU过程框架原理与应用》的书,随手翻了几页,发现此书的内容非常棒!里面列举了大量的实例来说明如何挖掘、整理和管理需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建议各位找来仔细读过。

《软件需求最佳实践——SERU过程框架原理与应用》

明确真正的核心需求

如果你已经挖掘出了100个需求,根据“越少的功能越好”和“去掉一切不相关的东西”的思想,如何明确真正的核心需求?

说实话,这个问题真的是太难了!说到底还是个“度”。这就好像那个沙堆的哲学问题:

1粒沙绝对不能称为沙堆,但1亿粒沙肯定可以。那么从1粒沙到1亿粒沙之间,哪粒沙可以构成“沙堆”的分界点?

Palm对此类问题给出了一个“80/20法则”的答案-用户花80%的时间去解决的问题,构成产品的核心需求;剩下的20%则直接放弃。

比如按下Palm设备上的“日历”键,你会直接看到当天的日程,这是因为80%的时间里用户都是希望看到当天的日程安排。再比如长按“联系人”键代表通过红外发送当前选中的联系人名片,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但研究发现80%的情况下红外都被用来发送联系人,所以这种设计反倒深受用户的欢迎。

这次的读书笔记谈了不少关于需求的内容,惭愧的是我对需求挖掘的理解仍是非常肤浅,上次jean.ma也提到了想了解“在需求调研阶段的用户观察”,不知谁比较有经验?不妨给我们讲讲 :D

下一篇:《Zen of Palm》读书笔记-5. 设计实践(下)